由農委會主導策畫,從中央到地方,橫跨水土保持、消防救災、以及衛生教育等10多個公民營單位,簽署了策略聯盟,分享經驗也結合資源,提升應變能力,降低災害對民眾的影響。
台灣東部地震頻繁,颱風發生時又常常首當其衝,造成的災害不容小覷。
10多個公民營單位,在花蓮簽署策略聯盟,期待能減低災害對民眾生活的影響。
農委會水保局副局長 王晉倫:「工程的力量有極限性,遇到氣候變遷 多數的災害風險,必須靠非工程的措施來做承擔,大家朝著跨域的方向來前進,力量能夠更容易做串聯。」
花蓮縣長 徐榛蔚:「預見未來是非常非常重要的,而如何整備 如何有備無患,防患於未然更重要,防災的概念觀念要深植到每個社區。」
慈濟培養超過1600位防災士,加強社區自主防救災害的能力。
慈濟慈善基金會副執行長 張宗義:「運用現代科技的監測, 可以在第一個時間掌握住, 不管是可能致災或者致災之後,所造成的影響, 來減少不必要的意外損失。」
透過防災知識的教具展示,認識災難,建立防災概念。
黃同學:「他們有加裝擋它(土石)的東西,土石流不容易下來, 如果有樹的話 它的根很強, 會抓住石頭跟土壤, 就不會造成土石流了。」
極端氣候,變化無常,策略聯盟,向下扎根,共同守護生命與家園。
唐嬋君 劉泓志 花蓮報導